S&P 500 急挫 12% 精明投資者如何逆市佈局?

10 April 2025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

五分鐘閱讀

截至週二收市,S&P 500 指數在過去四個交易日累跌約12%,創下該指數史上最劇烈的連跌紀錄之一,跌幅與2020年3月、2008年10月及1987年10月股災相若。

當財經頭條充斥「市場崩盤」、「衰退逼近」、「經濟核戰」等驚悚標題時,投資者容易陷入恐慌,卻忽略「保持冷靜、堅守投資」的理性呼籲。

若你對長線持倉策略仍存疑慮,不妨參考精明投資者的「股災」三大應對之道——如何在S&P  500 下挫時穩住陣腳?

精明投資者的三大逆市策略

1. 拒絕恐慌性拋售

目睹組合市值縮水10%甚至20%固然令人煎熬,但恐慌性拋售或全數撤資恰恰是最劣選項。善於把握市場低潮的投資者,往往能理性看待波動本質。

圖1:數據揭示:市場最佳表現日往往緊接最差交易日之後(資料來源:StashAway)

即使經歷最嚴峻回調,S&P 500 過去20年仍累積逾520%升幅(涵蓋新冠疫情與金融海嘯)。

1987年「黑色星期一」爆發五年後,指數反彈119%;2020年股災後更飆升144%;2008年危機後的五年回報率達110%,其後更展開史上最長牛市之一。

圖2:S&P  500 歷次重大連跌後均全面反彈(資料來源:StashAway)

深諳長線投資之道的「投智者」,正透過分散佈局與平均成本法,為復甦周期預作配置。波動本是市場常態,關鍵在於堅守投資陣地以捕捉長期回報。

2. 嚴守平均成本法

對精明投資者而言,市場震盪非威脅,實為機遇。其秘訣在於定期定額投資:不執著捕捉「完美入市點」,而是按固定節奏(每週/每月/每季)投入穩定資金。

此策略能有效攤薄每股平均成本,較隨機進場者更易捕捉長期回報。市場短期調整反而轉化為長期優勢,更兼具心理緩衝作用——平均成本法既能避開「擇時焦慮」,亦化解波動期的決策癱瘓。

圖3:一次性投入6000美元 vs 分6個月定期投資收益比較(資料來源:StashAway)

3. 貫徹分散投資

對沖不確定性的終極方案,在於跨資產、跨地域的精密分散配置。當科技股受挫時,黃金或國債或成穩定錨;當美股逆風,新興市場可能暗藏機遇。

圖4:各資產類別表現分化——策略性配置有效對沖風險(資料來源:BlackRock)

風險耐受度匹配同樣關鍵:積極型組合可側重增長股,保守型則應增持債券等防禦資產。按個人風險承受水平量身定制的分散策略,方可持續你的的財富藍圖。

機遇正在眼前

近日劇烈波動雖令人不安,卻是投資者脫穎而出的契機。縱觀歷史,如此級別的市場急挫實屬罕見。此刻抉擇,將決定你站在歷史的哪一側——與其恐懼波動,不如把握時機強化平均成本法與分散佈局,助你在風浪中穩握長線航向。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