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承擔幾多投資風險?

對於風險管理,不少投資者只考慮自己是「進取型」或是「穩定型」,然而關鍵在於「你承擔多少風險才算合理」。事實上,風險狀況只是風險管理上的一個大方向統稱,而你則需按這個方向來決定你投資時的進取程度。

所謂:「你的風險狀況如何,你的財務狀況也必如何」。原因是當中不僅考慮到你的承擔能力或偏好,更考量到你的日常生活及理財目標。

如果你對投資風險未有頭緒,可看看以下 3 大考慮方向:

1. 不同生活層面,不同投資風險

設定個人風險狀況的首個考量跟你的生活層面有關,即是年齡、工作類型、每月收入與開支,這些都是會影響你風險承受能力的範圍。

你的年齡

與現時的退休年齡相比,年輕的投資者(這裡泛指 30 歲)可承擔更多投資組合的風險,原因是較長的投資年期可讓你有充裕的時間修復任何短期投資虧損。從長線的投資角度,較長的投資年期(約 10 年以上)配搭較高風險的投資組合,所得平均回報比中短期的高風險投資(約 3 個月至 5 年不等)更高。所以,當年輕時投資於較高風險的投資組合,你會有更多投資年期獲得較高回報,並隨著時間藉助複息力量來增加財富。

延伸閱讀:投資想要「高回報」,就要冒「高風險」?

你的工作

如果你的工作性質與收入穩定性低,請盡量確保個人積蓄免受這種不確定性影響。舉例說明,如果你是一位生意人,做生意期間遇上經濟低迷期,剛好你將所有積蓄投資於較高風險的組合中,其中隱含的風險就是:你的個人積蓄及收入有機會因經濟低迷而全軍覆沒。因此,設定風險會平時,記得考慮工作性質,將部分積蓄投資於中低風險的組合來抵消業務風險。通常,中低風險的投資組合可保障資金免受短期波動市影響。

與收入相應的開支需求

以投資者 A 與 B 為例,A 的每月收入為 $10,000 港元,日常開支佔其中 $5,000 房源元,而 B 的收入同為 $10,000 港元,每月開支卻高達 $9,000 港元。相比之下,由於投資者 A 具較多資金作做儲蓄,便可有更多積蓄做投資。

2. 理財目標分遠近,風險水平有高低

除了生活層面外,設定風險水平時應考慮你的理財目標(包括投資年期),而你的長線目標實際可承擔較多風險,而短期目標應以低風險為主。

短期理財目標

如果你有計劃置業,並已經開始存錢時,你未必會想將這些積蓄投資到風險較高,且短期波動較大的投資組合中,以免出現重大虧損。相反,投資於低風險的投資組合可以讓你短期內穩定增值資產,即使市場下滑,收益數字亦不會太難看。

長線理財目標

但如果你的理財目標 10 到 20 年後,你實際可以承擔更多投資風險,因為期間即使市場波動,組合依然有足夠時間修復任何短期虧損,此與年齡考慮相似,所以如果目標的計劃時間較長,投資較高風險組合未嘗不可。

3. 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因人而異

最後,就是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前述的生活層面與理財目標都是可計量的因數,但針對個人能力這點,則每人都不一樣。

即使你的生活環境允許你投資較高風險的組合,亦不代表你必須這樣做,而擁有更多投資時間及長線目標,亦不代表你應該承擔更多風險,只是未必需要非常保守。

如果你有較高的儲蓄能力,但又不想將積蓄投資到高風險組合中,亦無不可!你仍可選擇投資於中低風險的投資組合。這樣,當你面臨市場低迷時,面對收益表現下滑你仍可輕鬆接受及承擔當中風險。

另外,即使你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但生活環境限制了你可承擔的風險,尤其當債務(按揭貸款、信用卡等等)高於你的資產金額時,將大部分儲蓄投資於風險投資組合只會使你面臨不必要的風險。即使你認為經濟好景時應進取些,但若言你在經濟衰退期間失業,而每月仍需還清債務時,你便會相當痛苦,甚至可能開始擔心投資收益,重複每分每秒「望實市場」,或出現虧損離場的情況。

記好上述層面,做好風險管理

歸根結底,投資前請先瞭解個人風險狀況:包括生活層面、理財目標及跟人承擔能力。從開始時認證審視以上面方面,有助你選擇正確的風險水平,從而制定更貼合個人需要的投資計劃。

linkedinfacebooktwitteremail
Share this
linkedinfacebooktwitteremail

Want more?

We thought you might.Join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are taking control of their personal finances and investments with tips and market insights delivered straight to their inboxes.
網頁版本為:
Download our mobile app

為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可進行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持牌法團 ((CE No. BQE542))。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