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CIO投資思維:美股回調 短痛換長益
特朗普政策短期衝擊與分散投資必要性剖析
10分鐘閱讀
在《2025 市場前瞻 | 迎接財政新常態 過上「FAT」年》中,我們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親商政策雖有利長線經濟增長,但政策執行時間表、規模與範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形成市場阻力。
事實證明,自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以來,華府接連推出削減開支與加徵關稅政策,政策力度與執行速度超出市場預期,已導致部分經濟指標轉弱並引發投資者憂慮。
本文將剖析美國經濟現狀,解構現行政策組合對宏觀環境與市場的潛在影響。
重點摘要:
- 軟數據顯露疲態,硬指標仍具韌性: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等軟數據反映經濟動能放緩,但就業市場與實體經濟活動等硬指標仍顯韌性。未來經濟走勢將取決於特朗普政策推進節奏。
- 雙刃劍效應,短痛無可避免:儘管稅務寬減與放寬監管等促刺激增長措施需時見效,削減開支與關稅政策已構成短期逆風。近期美股拋售反映市場正重新評估政策時序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 短痛換長益: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 )與政府效率部(DOGE)部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主導的措施,旨在透過壓低長債利率緩解債務壓力,此策略雖加劇短期波動,卻有利財政可持續性。
- 分散投資對沖風險:面對政策不確定性,黃金避險功能持續顯現,債券受惠經濟降溫預期走強,美國以外股市表現優異,印證分散投資策略價值。StashAway風險自選投資組合年初至今持續跑贏同類基準。
軟數據顯露疲態 硬指標仍具韌性
儘管基於調查的軟性經濟數據呈現降溫跡象,反映實體經濟活動的硬性指標依然保持韌性。近週市場波動加劇,關稅政策搖擺與經濟數據轉弱共同推升增長憂慮。因此,作為投資者,需釐清軟數據(衡量市場情緒)與硬數據(追蹤實質經濟活動)的差異。
市場憂慮主要源自軟數據走弱:
-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2月份新訂單與就業分項指數跌破50榮枯線,反映製造業活動放緩。
- 密歇根大學與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新政府政策衝擊經濟的憂慮加劇。
然而硬數據則維持韌性:
最新就業報告顯示私營部門創造15.1萬個職位,成功抵銷政府效率部(DOGE)裁員影響,失業率維持於 4.1%歷史低位。
達拉斯聯儲週度經濟指數(WEI)綜合零售銷售、用電量等高頻數據,顯示過去3個月經濟年化增速達2.5%

圖1:高頻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成長仍保持強勁(資歷來源:FED)
值得關注的是,若政策不確定性持續發酵,可能導致企業延後資本支出、家庭縮減消費開支,令市場悲觀情緒最終影響實體經濟。
政策推進時序至關重要 特朗普增長議程面臨挑戰
自去年11月大選以來,我們持續強調特朗普政策組合對宏觀經濟的複雜影響(詳見《CIO 投資筆記:大選結果已定 特朗普再度歸來》)。不同政策的實施順序將顯著左右經濟走向。
DOGE削支與關稅搖擺成短期逆風
特朗普政府優先推進的兩大政策正對短期經濟前景構成壓力:
馬斯克領的 DOGE部門設定2025年9月前削減1萬億美元聯邦開支的進取目標,按目前兩個月節省1,050億美元進度推算,年度化削支規模達GDP的 2%。即使計入「DOGE股息」返稅方案(節省資金的20%回饋納稅人),此規模仍可能拖累增長。
美加墨自貿易談判陷入拉鋸,政策搖擺已足夠引發市場波動。據彭博SHOK模型測算(圖表2),DOGE削支與關稅因素疊加,可能導致2026年中GDP較基準預測低2.8%。
圖表二揭示多重政策因素對宏觀經濟的潛在衝擊。根據彭博SHOK宏觀模型測算,若DOGE相關開支削減規模在2026年6月前達1萬億美元,疊加今年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本地生產總值(GDP)將較基準預測水平於年底前收縮2.1%,並將於2026年中觸及2.8%的週期低點。

圖2:DOGE 支出削減與關稅不確定性對美國 GDP 造成壓力(資料來源:彭博)
儘管上述測算結果顯示出現經濟放緩跡象,投資者應當從多角度進行綜合研判:首先,貨幣政策制定者仍掌握多項調控工具。聯邦儲備局具備進一步下調基準利率的空間,若當局採取更為積極的寬鬆政策,配合美元匯率可能隨之走軟的調節機制,將形成有效的經濟緩衝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政府能否全面落實既定政策目標仍存變數——DOGE部門的開支削減與裁員計劃正受司法審查,而美加墨三國間反覆變動的關稅公告,更突顯政策連續性風險。
最後需強調,1萬億美元開支削減屬極端情境假設。若當局推行「DOGE股息」計劃,將節省開支的20%以退稅形式返還納稅人,可有效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稅改鬆綁醞釀長期紅利
政策實施時序對經濟影響至關重要。儘管短期陣痛難免,特朗普政府推動的稅制改革與監管鬆綁措施預計將逐步釋放經濟刺激效應:
在稅務層面,除延長即將於2025年底到期的《減稅與就業法案》有效期外,當局提出將企業所得稅率從現行21%進一步調降至15%的構想。根據華盛頓智庫「稅務基金會」的測算,此系列稅改方案在完全實施的情況下,長期可推動GDP增長率提升0.8個百分點。
監管環境方面,鬆綁能源產業的開採限制、調整金融機構的資本要求,以及優化科技企業的數據監管框架,預計將實質性降低企業合規成本。不過相關措施的生效時點與實施力度,仍受制於國會政治角力與聯邦赤字管控的雙重約束。
債務戰略與市場波動關聯分析
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與DOGE主管Elon Musk多次強調,控制長期借貸成本(尤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當前政策重點。如圖表三所示,2025年將有逾9萬億美元國債到期(佔總存量36萬億美元的25%),降低再融資利率對美國政府財政刻不容緩。

圖3: 美國政府在2025年到期的9萬億美元債務意味著迫切需要降低長期借貸成本。(資歷來源:彭博)
為了以可持續的利率進行借款再融資,美國政府可能會採取措施增強投資者對美國債務的信心,例如削減開支或實施更廣泛的財政紀律,以緩解對赤字擴張的擔憂。控制長期借貸成本不僅可以減少政府的利息支出,還可以支持更廣泛的金融環境,從而降低企業和家庭的融資成本。
壓制長期利率的核心在於通脹管控,而適度經濟降溫正為聯儲局創造政策寬鬆空間。
當前市場環境預示美股波動加劇風險。標普500指數遠期市盈率現處20.3倍高位(較十年均值18.5倍溢價10%),疊加增長不確定性,可能引發劇烈波動。如圖表四所示,估值壓力與政策變數形成雙重風險。

圖4: S&P 500 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估值如果為20倍,相較於歷史仍然顯著。(資歷來源: 彭博)
動盪市況下的致勝之道:分散投資
儘管我們預期美國股市未來數月可能持續波動,但投資者無需因此打亂長期部署。面對不明朗市況,透過多元化配置及選擇合適風險水平的投資組合,才是確保穩定回報的關鍵。
圖表5顯示的年初至今回報數據,正正印證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截至3月11日,標普500指數錄得5%跌幅之際,美國以外環球股市卻逆市錄得5.8%升幅。與此同時,黃金與債券等傳統避險資產亦發揮應有功能,前者年內累漲10.4%,環球固定收益資產則錄得2.5%正回報。

圖5:市場動盪的時期凸顯了在各資產類別內部及之間進行多元化的重要性。(資歷來源:StashAway)
以我們的StashAway風險自選投資組合為例,組合中的黃金配置發揮避險資產作用,在近期市場動盪中穩定組合表現。
至於較高風險的股票主導型組合,透過配置醫療保健及必需消費品等防禦性板塊,以美國以外市場股票倉位,有效抵銷部分受重創市場的跌幅。而風險較低的債券主導型組合,則受惠於經濟數據轉弱帶動的固定收益資產反彈,表現持續走強。
綜合各類資產配置策略,StashAway風險自選投資組合年初至今平均表現,較相同風險水平的基準指標明顯領先。值得強調的是,即使在美股陷入調整期間,所有StashAway風險自選投資組合仍能維持正回報紀錄。

圖6:StashAway風險自選投資組合年初至今平均表現,較相同風險水平的基準指標明顯領先(資歷來源:StashAway)
要實現長期投資成功,關鍵在於保持耐性、恪守紀律,並清晰掌握個人財務目標。透過持守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投資者不僅能安然渡過市況波動期,更可把握時間複利效應,逐步累積財富。
軟數據
基於調查的經濟指標,衡量情緒和預期,例如消費者信心或商業前景調查。
硬數據
衡量實際活動而非情緒的經濟指標,例如就業數字、GDP增長、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
消費者情緒
衡量消費者對自身財務和經濟前景的樂觀程度。當情緒下降時,人們可能選擇減少支出,從而減緩經濟增長。
政府效率部(DOGE)
特朗普政府的削減開支機構,由埃隆·馬斯克領導,負責識別並消除浪費的政府開支。
放鬆管制
減少政府對企業規則的過程,這可以降低合規成本並鼓勵投資和創新。
關稅
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這可以保護國內產業並為政府帶來收入,但也可能導致消費者和企業的價格上漲。
財政赤字
政府支出與收入之間的差距。當支出超過收入時,政府借款以彌補差額,從而增加國家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