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04. 2025 每週經濟簡報 🌎 關稅政策實質影響 未來局勢展望

5分鐘閱讀
特朗普政府早前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曾兩度令分析師們震驚——首次在政策公布時,第二次則在90日緩衝期宣佈之際。本文拆解關稅戰對投資組合、跨境消費的實質影響,並提供應對策略。
政策核心何在?
美國政府旨在縮減貿易逆差(即他國對美出口額超越自美進口額的缺口)。透過徵收進口稅,當局期望吸引製造業回流與創造關稅收入以支撐未來減稅。稅率計算邏輯出奇簡單:將某國對美貿易順差除以其總出口額,再折半得出「優惠稅率」。值得注意是,這項關稅措施具全球覆蓋性——就連南極洲無人島與印度洋軍事基地亦難倖免。
市場衝擊透視
截至週二收市,S&P 500 指數在過去四個交易日累跌約12%。當週三宣佈實施90日關稅緩衝期(除中國外恢復10%統一關稅,對華關稅總額則升至145%)後,S&P 500 指數隨即反彈9.5%。市場敏感度可見一斑。然而,歷史經驗顯示,此類罕見波動往往造就長線佈局良機。

圖1:S&P 500 歷次重大連跌後均全面反彈(資料來源:StashAway)
受關稅衝擊的企業面臨兩難:加價恐損銷量,維持價格則壓縮利潤。遷廠回美雖是選項,但耗時數年且成本高昂,更難料政策是否再度轉向。若關稅戰持續,將形成雙重打擊——企業成本攀升與消費者支出增加並行。
此舉實為談判施壓手段,但中方以84%「對等關稅」反制。一旦談判破裂,貿易戰將重創全球經濟。據TechInsights測算,特朗普對華新關稅或令iPhone生產成本從580美元飆至850美元。
總體而言,隨各國回應措施陸續出台,市場波動恐將加劇。
你要知道的投資啟示
當市場對新聞消息過度反應時,需保持歷史縱深視野,原因是類似情境並非首次出現。波動性正是投資者獲取長期增長潛力的代價,拉長時間維度觀察,當下震盪不過是歷史註腳。

圖2:拉闊視野看S&P 500 ——危機無阻長期升勢(資料來源:StashAway)
穩健之選:跨地域與跨資產類別的分散投資(如我們的「風險自選投資組合」),能有效緩衝單一市場波動。當關稅衝擊特定區域時,其他市場持倉可平衡組合表現。
長線佈局:在不明朗市況中,平均成本法仍是最可靠策略。定期定額投資能自動在低價時累積更多單位,既消除情緒干擾,更將市場調整轉化為機遇。
保守策略:透過「智識砌自主組合」配置黃金等防禦性資產,或透過「Cash Yield 熊金寶」投資極短期美國國債(收益優於定期存款),皆可增強組合抗跌力。
(詳細策略參閱最新投資指引:《S&P 500 急挫 12% 精明投資者如何逆市佈局?》)
本文與 Finimize 聯合撰寫
🎓 金融理財 101:貿易逆差(Trade deficit)

當一國進口總值超越出口時即出現貿易逆差(trade deficit)。雖常被負面解讀為「輸給貿易夥伴」,實則反映本土經濟實力——消費者與企業具備購買外國商品的消費力。實務上,貿易平衡僅是全球交換體系中的一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