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09. 2025 每週經濟簡報:美國掐住晶片供應,中國自主崛起

5分鐘閱讀
多年來,面對美國扼殺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所做制裁,中國採取的「自家製做」的應對策略 。
「自力更新」策略
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正測試國產光刻機,這類裝置可用於製作AI晶片 。中芯國際需要將這些機器擴展成可靠的生產線,以取代美國所禁止的技術,這也是中國建立自主AI供應鏈的廣泛策略一部分 。中國政府亦禁止其國內大型科技企業,例如 Alibaba 與 ByteDance ,購買 Nvidia 的晶片,迫使國內企業轉向本地採購 。
中國的發展並非止步於硬體,該國在建立其AI基礎設施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發電量已增長超過十倍,於2024年達到3,218吉瓦(GW),現已超過美國的2.5倍 。

圖1:A.I. 耗電巨大,但中國電力供應充足(資料來源:StashAway 與 Ember)
投資者看到了中國科技領域潛力:2025 年至今,恒生科技指數已上漲 44%,創下四年新高 。現階段更像是一種「先建設、後變現」的策略。大多數中國公司都處於高強度投資模式,將資金投入研發與基礎設施建設 。
你要知道的投資啟示
科技股佔中國股票指數超過一半,因此中國 AI 發展軌跡對投資中國的長期前景至關重要 。這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 DeepSeek 今年初的突破震動了全球科技股 。
AI 正成為現今最具決定性的科技競賽 。真正的競賽不僅僅是「誰擁有最多的GPU」— 而是誰能從頭到尾建立並維持整個AI技術堆疊:包括處理資訊的晶片、運作資料中心的電力,以及消費者所使用的軟體 。
(如欲深入了解中國科技,可瀏覽最新的 CIO Insights)
市場另一面:Nvidia 的大筆投資狂熱

Nvidia 剛承諾向英國 AI 產業投資 20 億英鎊(27億美元),這是其至今對長期承諾的最大展現 。這家美國晶片巨頭將支持英國在金融科技、資料中心、AI 影片生成與自動駕駛運輸等領域最傑出的初創企業 。
Nvidia顯然熱衷於花錢 — 這項承諾發布的前一天,該公司才剛同意向長期競爭對手 Intel 投資 50 億美元 。兩家公司正計劃合作開發用於電腦與資料中心的晶片 。這將使Nvidia 在個人電腦市場佔據更大的份額,並幫助英特爾在資料中心領域迎頭趕上 。
AI 基礎設施的支出顯然沒有放緩。 Gartner 預測,全球 AI 支出將在 2025 年達到 $1.5 萬億美元,並預計在 2026 年超過 $2 萬億美元。Nvidia 對英國的承諾,證明現階段 AI 投資將更側重於實體企業、製造業與區域合作夥伴等層面,且是長達十年的押注。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 AI 敘事正從充滿前景的「示範」階段,轉向更成熟、更基於「具體基礎設施」的階段。
本文與Finimize合作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