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熊市,投資應如何部署?

25 August 2021

儘管監管與貨幣政策相應收緊,中國仍為主要增長經濟體。

中國為去年首個從疫情中復甦,並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灼熱經濟的主要經濟體。不過,其後此舉卻削弱了其經濟增長。國內經濟增長減弱,加上對整個科技巨頭及教育行業的持續性嚴厲監管,導致中國股票市場下滑。

現時,部分投資者會擔心這些嚴厲法規及貨幣政策正傷害中國的經濟,並質疑應否繼續於中國投資。為此,我們分享些對中國長遠前景的看法,及我們繼續投資中國資產的原因。

儘管市場擔心監管,中國仍為主要增長經濟體

不久前中國剛公佈了一項計劃,當中包括於未來 5 年內維持對國家安全、科技及壟斷等範疇的 監管法規。 目前的法規對中國股市帶來了短期阻力,部分投資者為此感到疑惑:到底這些持續性監管會否導致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

不如,先看以下分析。 事實上,中國法規並非是次 5 年計劃的重點。為此,它可能並無西方主流媒體所說的影響那麼大或持久,而投資者亦可不妨考慮以下要點:

中國 5 年計劃為政府文件,並非針對特定行業的臨時新文件

於西方主流媒體看來,中國的 5 年計劃或許是一個關於繼續實施嚴厲監管的具體新舉措。

實際上,該計劃每 5 年更新一次內容,每次都會更廣泛地概述加強中國法治的國家高層方針,而非針對私營板塊或特定行業的臨時新政策。

此計劃文件的重點 vs 西方媒體的穿鑿附會

現時,西方主流媒體針對中國計劃加強對若干行業及部門的監管進行大肆報導。事實上,這些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法規只佔整份文件 所列 35 項要點中的 2 項

跟大多數西方媒體不同,中國媒體主要強調習近平於 2023 年連任的可能性,甚少提及任何重大的監管打擊項目,即表示監管實際上並非此文件的優先事項,亦不如西方所言那樣特別針對某些行業的重大措施。

然而,撇除新聞消息,退一步觀看中國環境,其 經濟增長長遠正保持強勁勢頭。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預測,中國於 2022 年的 GDP 將增長 5.7 %,美國為 4.9 %,歐元區則為 4.3 %。

長遠而言,中國計劃將自己打造成全球技術領袖,並減少對西方經濟體的依賴。這情況正好支持其經濟增長,如從其計劃中,政府便計劃於 2025 年國內芯片供應量達 70 %(目前約為 50%)。

中國貨幣政策旨在穩定經濟

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貨幣政策一直於寬緊之間不斷循環以穩定經濟。因此,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及其後的經濟增長放緩情況並不罕見。

當出現通脹及經濟過熱的風險時,中國通常傾向收緊其貨幣政策以放緩經濟增長。如於 2015 年股市泡沫期間,中國便減低了其社會融資。於該期間,極高的槓桿率曾導致上海交易所 A 股價值大幅上漲,直到泡沫爆破後一個月再下跌三分之一。

相反,於經濟放緩時,中國則會放寬其貨幣政策,亦會增加開支以刺激經濟增長。於 2020 年 2 月  COVID-19 市場衝擊期間,中國政府便提高了開支率,亦寬鬆了其貨幣政策。

中國週期性貨幣循環 VS 經濟增長

(圖為中國信貸脈衝指數 VS 克強指數)

彭博信貸脈衝指數:衡量新貸款的增量或積累信貸對 GDP 增長的影響。該圖顯示了中國信貸脈衝指數 12 個月內的變化級數(中國信貸衝動指數的 12 個月百分比變化)。資料來源。彭博社 今日,大家所見的中國週期性貨幣循環同為一個例子。隨著中國從疫情中復甦,其貨幣政策亦於去年底收緊。但如歷史所言,該緊縮貨幣政策可能存在變動。事實上,隨著 央行削减所需準備金率,中國便再次出現放寬貨幣政策的跡象。

投資中國,著眼大局

每當看到有關中國 5 年計劃及其貨幣政策的最新消息時,請記得放眼大局:中國經濟具持續增長的潛力,其貨幣政策週期將一如以往繼續發揮作用,以維持經濟穩定。

金融市場往往對一些新聞消息反應過熱,短期內政府會有進一步針對特定細分板塊的法規,中國某些板塊的資產價格亦因此出現短期波動。

為此,我們將保持投資組合的多元化特色,確保其資產涵蓋不同地域或板塊,以管理相關投資風險。投資者則可從長遠角度預期中國經濟將適應這些變化,其股票價格亦將回穩。以上,正是我們將繼續於中國投資的原因,甚至將增加投資組合中的中國股票配置,確保客戶投資可透過較低股價投資中國長遠發展!

linkedinfacebooktwitteremail
avatar
Stephanie Leung集團投資總監
Share this
linkedinfacebooktwitteremail

Want more?

We thought you might.Join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are taking control of their personal finances and investments with tips and market insights delivered straight to their inboxes.
網頁版本為:
Download our mobile app

為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可進行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持牌法團 ((CE No. BQE542))。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