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2025 每週經濟簡報:芯片股單日狂飆 $ 2,000 億美元

10 October 2025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

5分鐘閱讀時間

全球芯片製造商剛剛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紀錄。一天之內,全球半導體公司的市值集體暴增超過 $ 2,000 億美元。當中,本身估值已高達 $ 5,000 億美元的 OpenAI,與主要製造商簽訂了數十億美元的芯片供應合約,成為本輪狂潮的直接導火線。

這次大漲背後的原因何在?

此輪漲勢席捲了整個半導體產業鏈。韓國製造商率先領漲,其中 SK 海力士(SK Hynix)飆升 10 % 至 12 % ,創下歷史新高;三星(Samsung)亦上漲近 4 % ,達到自 2021 年 1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OpenAI 已與兩大巨頭正式達成合作,以確保高頻寬記憶體(HBM)供應無虞,HBM 正是 AI 基礎設施的關鍵命脈所在 。

幾天後,AMD 在宣布與 OpenAI 達成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後,股價隨即狂漲 24 % 。此舉顯示,AI 基礎設施正在策略性地尋求供應商多元化,以降低對目前市場主導者 Nvidia 的依賴。隨著 AI 基礎設施的年度支出規模正邁向數千億美元,單一供應商的壟斷極易造成供應鏈瓶頸。

作為 ChatGPT 背後的巨頭,OpenAI 的估值突飛猛進,從 2023 年 4 月的 $ 290 億美元,一躍成為如今半萬億美元的規模,使其坐穩全球最具價值新創公司的寶座。其營收數字亦印證了這一驚人增速:這位 AI 領跑者在 2025 年上半年創造了 $ 43 億美元的收入,遠超 2023 年全年 $ 37 億美元的總和。

你要知道的投資啟示

Deloitte 預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從 2024 年的 $ 6,270 億美元,攀升至 2025 年的 $ 6,970 億美元。然而,市場必須警惕,目前行業估值已達泡沫化邊緣 。根據業界估算,科技公司每年正向 AI 基礎設施投入約 $ 4,000 億美元的資本,但消費端 AI 服務的收入卻僅有 $ 120 億美元。  

展望未來,這條發展路徑極有可能重演過去的技術變革週期。當年的科網泡沫破滅,雖然令許多個別企業倒下,卻也為我們今日使用的互聯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設施。對於投資者而言,分散半導體產業鏈的集中風險,從芯片設計到製造環節進行全面佈局,能降低你的集中風險,同時維持你對長期趨勢的敞口 。  

(想令你的科技領域投資配置更多元化,了解我們的「科投組合」。)

投資者視覺:流動性潮水上漲,市場一併走高

全球流動性是流經整個金融系統的現金與信貸,可以將其視為以債務為基礎的全球經濟的「氧氣」。經濟學家通常通過衡量主要經濟體中包含貨幣和銀行存款的 MM2 廣義貨幣供應量(Aggregated M2 money supply)來追蹤這一指標。目前,MM2 已逼近 $ 96 萬億美元,它是塑造當前市場最為強大的力量之一,且仍在持續增長。

圖 1: 2017 年以來全球貨幣供應量成長狀況(資料來源: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央行、人行、日本銀行、StashAway)

舉例來說,在 2020 年疫情危機期間,一波刺激措施有效地緩衝了經濟的大幅下滑。到了 2024 年,又出現了另一波資金浪潮,抵銷了高利率的緊縮影響。這或許正是過去幾年全球經濟得以持續前行並成功避免衰退的主因:流動性的水喉始終保持開放。

這裡正是流動性影響你投資組合的關鍵。新增的流動性以現金形式進入系統,但投資者並不會讓其長期閒置。當現金積累時,投資者通常會輪動至期限更長、風險更高的資產尋求更好的回報。這解釋了為何在流動性擴張時期,科技股和比特幣等資產傾向於同步上漲。且由於各國政府正轉向財政擴張政策,流動性水喉在短期內不太可能關閉,此趨勢亦難以逆轉。

(想建立涵蓋不同資產類別,捕捉多元機會的投資組合,了解我們的「風險自選投資組合」。)

本文與 Finimize 共同撰寫。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