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08. 2025 每週經濟簡報: S&P500前十大巨頭市值佔近 40%,你的投資真的分散嗎?

29 August 2025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

5 分鐘閱讀

S&P 500 指數中市值排名前十位的公司,現已佔整個指數近四成的比重。換言之,只要你有投資於美國市場,你的投資組合表現可能正高度依賴於這少數幾家公司的命運。因此,審視如何分散風險,已成為值得深思的問題。

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當市場出現如此頭重腳輕的集中情況時,通常會預期投資者會審慎行事。畢竟,若僅靠幾隻股票便驅動大部分回報,其中任何一家公司稍有差池,都可能拖累整個大市。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截然相反:即使集中風險日益增加,資金仍持續湧入這些超大市值公司。

圖1:S&P500市值比重,重量級板塊越來越有分量(資料來源:Visual Capitalist、StashAway)

嘗試「放眼看世界」投資環球市場,其分散效果或許不如你所想。國際基準指數隨時間變得更為依賴美國市場:美國股票現時佔 MSCI 全球所有國家指數(MSCI ACWI)約三分之二,遠高於 1980 年代的三分之一。

誠然,這並非市場運作的缺陷。當蘋果、微軟或任何「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同儕的市值增加數十億美元時,其在市值加權指數中的權重自然會相應上升。問題不在於擁有優質公司,而在於如何構建一個不過度依賴任何單一資產的投資組合。

你要知道的投資啟示

若數百隻股票的走勢皆大致相同,持有它們並不會帶來太多幫助。要真正有效地管理風險,分散投資不能僅限於股票,而是要跨越不同資產類別,選擇那些對經濟變化反應各異的資產。這包括債券、黃金、商品,甚至是以不同貨幣計價的資產。

不同資產類別的價格不總是同步升跌,而這正是分散投資的要義所在。分散投資的精髓並非僅僅增加持倉股票的數量,而是要降低你對相同風險的曝險程度。在一個越來越由少數幾家公司主導的市場中,這種平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若你正尋求跨資產類別的分散投資方案,不妨了解我們的「風險自選投資組合」。)

本文與 Finimize 聯合撰寫

💡 投資者視角:醫療板塊或將迎來轉機

醫療保健板塊近期在市場上備受冷落,自 2023 年底以來,其表現持續落後於 S&P 500 指數。該板塊目前以 16 倍的預期市盈率交易,相較於 S&P 500 指數的 22 倍,其折讓幅度為 1990 年代以來之最。

除了後疫情時代的回落外,該板塊受冷遇的一大原因在於經濟的韌性。這讓投資者的目光持續聚焦於增長型板塊,而非如醫療保健般的防禦型板塊。然而,當板塊估值重設而基本面保持不變時,便會引起投資者的注意。股神巴菲特近日便披露,他已大幅增持美國最大醫療保險供應商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的股份。

圖2:醫療保健業盈利擺脫疫後陰霾,重拾增長勢頭(資料來源:彭博、StashAway;資料截至 2025 年 7 月 18 日。(資料來源:Visual Capitalist、StashAway)

該板塊的基本面驅動因素並未消失。發達市場的人口持續老化,不斷推升醫療保健需求,而慢性疾病患病率亦持續攀升。與此同時,創新步伐正在加快而非減慢——糖尿病的突破性治療方案,已豐富製藥公司的產品線,而人工智能(AI)的應用,亦正在縮短新藥開發的時間。在市場集中度略顯過高的當下,這種兼具防禦性與創新潛力的組合,正是提供分散投資的良機。

(欲深入了解醫療保健、生物科技及製藥行業,請參閱 《7月CIO投資思維:資金只追逐AI? 留意醫療板塊這顆市場「定心丸」》。如欲涉足此板塊,歡迎參考我們的「醫療科技投資組合」。)

📖 投資小典故:「漂亮五十」(The Nifty Fifty)

時至今日的「美股七雄」並非首批主導市場焦點的股票。在 19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投資者曾將可口可樂、寶麗來、IBM、麥當勞及迪士尼等巨頭冠以「漂亮五十」之名,認為它們是如此可靠,以至可以「只買不賣」。

與現今的領軍股一樣,這些公司在當時擁有極高的溢價估值。然而,它們後來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寶麗來等部分公司隨著科技發展而日漸式微,但麥當勞與嬌生(Johnson & Johnson)等公司則在數十年中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