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趨勢轉型 ESG 投資風潮勢不可擋

22 February 2022

全球 ESG 資產有望達到全球管理資產總額的三分之一。

2021 年,ESG成為許多投資者、企業以及各國政府的首要議題。先是 COP26 再次將氣候變化推上社會熱話,其次是疫情出現加劇社會不公狀況,而 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更迫使企業重新審視其政策多元性,然而這些事件不過是其中幾項重要例子。

此情況下,可持續投資便成為投資者的至愛,去年便錄得約 $1200 億美元投資額,為 2020 年約的兩倍。

 由此可見,ESG 正在急速增長,而我們亦相信 ESG 在未來會持續增長,以下是我們的預測:

市場加大對 ESG 企業的需求

由於市場逐漸關注 ESG,面對市場壓力,企業需加強其 ESG 框架,並提升其政策的可持續性,此情況將維持好一段時間。

越多機構投資者收緊對企業的 ESG 審查

一項針對「ESG前瞻型投資者」的 全球性調查顯示,72% 受訪者曾對投資組合的 ESG 表現做結構性審查,而兩年前的相同調查結果僅有32%。調查亦顯示,目前有 39% 投資者有意用有條理的投資框架做審查。

越多股東及投資者提倡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

於 2021 年 5 月,石油界龍頭公司 ExxonMobil 於一眾股東壓力下,重組公司董事會(於12 名成員中更換其中 3 名),並將氣候變化問題列為關注重點;另外,90% 的投資者支持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IBM)製作 「多元化企業年度報告」 以喚起市場關注。由此可見,各大企業需就可持續發展出分力,否則將被新市場淘汰。從 2018 年至 2020 年,積極支持社會運動及環保運動¹ 的股東分別由2%增長至12%及6%。

越多僱員趨向為相同價值觀的企業工作

千禧及 Z 世代僱員求職時更趨向看重一間企業的價值觀及文化。隨著 2030年 Z 世代的人口數量增加 3 倍,價值觀將取代「高薪厚職」成為首要考量。LinkedIn 曾訪問多名專業人士,51%受訪者首選提倡 Work Life Balance 及高靈活性企業,47%選擇尊重員工意向的企業,46%則選擇對社會有正向影響力的企業。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不少企業在ESG議題上正面對政府及各種監管,如制定 新法例 以迫使企業解決其供應鏈中的侵犯人權行為,各國政府已承諾於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

瀏覽更多以瞭解 綠色科技板塊的增長資訊

ESG企業長線具較良好的營運表現

去年發生的種種事件讓不少企業明白 ESG 的重要性。將 ESG 納入營運策略,實際有助獲得股東及大眾的信任。通常,長線具環境及社區影響力願景,並將此納入其業績表現的企業都能更好地管理風險,甚至能於較差的市場環境下維持良好表現。

將可持續發展納入營運策略,不

犧牲企業盈利。去年的 ESG 投資表現顯示,7/10 隻大型ESG 相關的 ETF 跑贏 S&P 500。  於 2020 年,Morningstar 的 69 個經篩選 ESG 指數中,有 52 個指數跑贏相同市場基準。另外,截至 2020 年底的 5 年間² ,65 個 ESG 指數就有 57個跑贏大盤。

我們的投資團隊用以上數據分析,發現 ESG 除了提升投資組合的多元性外,亦推動了資產的回報表現。此外,ESG 於資產規模、波動性及股息收益率上都具較佳表現。

關注您的投資用在何處

我們相信 StashAway 的投資方式可以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因此近期新推了 「社會責任組合」(StashAway「風險自選組合」的 ESG 升級版),我們優化此組合時,除考慮投資回報外,亦考慮 ESG 因素。

以下,是 StashAway 「風險自選組合」及「社會責任組合」的收益比較:

StashAway 投資組合的 ESG 評分

上圖按 MSCI Morningstar ESG 評分的平均值創建,其中 5分為最高ESG 評分。

由於我們的「風險自選組合」本身已獲中等 ESG 評分,因此兩款組合的差異不大,但「社會責任組合」 則專門針對 ESG 評分較高的 ETF 做投資,當中涵蓋可再生能源企業、專注氣候變化及人權的新興市場企業。

MSCI 及 Morningstar 是現時全球領先的指數創建及基金評級機構,因此其 ESG 評分值得信賴。MSCI ESG 評分採用字母評級(AAA  - CCC),分有 7 個等級, AAA 為 7 分, CCC 為 1 分;而 Morningstar ESG 評分則以5 分為總分。至於StashAway 投資組合的 ESG 評分是 2 個指數的平均值。


¹“Key trends that will drive the ESG agenda in 2022”, S&P Global, published 31 January 2022.

²“Why ESG is gaining importance in pre-IPO process”, Ernst and Young, published 14 January 2022.


瞭解更多理財資訊:

linkedinfacebooktwitteremail
Stephanie 與 Freddy(StashAway 聯合投資總監)
Freddy Lim and Stephanie Leung聯合投資總監
Share this
linkedinfacebooktwitteremail

Want more?

We thought you might.Join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are taking control of their personal finances and investments with tips and market insights delivered straight to their inboxes.
網頁版本為:
Download our mobile app

為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可進行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持牌法團 ((CE No. BQE542))。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