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專業投資者?如何定義、有什麼好處?

13 October 2025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

專業投資者(Professional Investor)是一種重要的身份認證,擁有更高資產門檻、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使香港不少投資產品和金融服務都只對專業投資者開放。

那麼到底專業投資者是什麼?又需要什麼資產證明去認證?擁有此身份又有什麼額外好處?StashAway將全面分析專業投資者定義、資格、資產證明及解構相關法例的優勢風險,為你解答疑難。

專業投資者的定義是什麼?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條例,專業投資者的定義可分為以下幾種:

機構或財富專業投資者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SFO)及《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Cap.571D)1,專業投資者可以分為兩大類:

  • 機構專業投資者:於認可交易所、銀行、保險公司、強積金計劃及管理公司、中介人、註冊職業退休計劃或政府單位工作的投資者,毋需個別提交資產證明。
  • 財富專業投資者:個人、法團、合夥及信託法團等只需符合資產或投資組合的指定標準,便可被界定為專業投資者。

個人專業投資者(800萬港幣門檻)

個人專業投資者是香港大眾最為熟悉的身份,而同樣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1,申請人需証明自己持有不少於港幣800萬元(或等值外幣)的投資組合才會被認定為個人專業投資者,當中包括:

  • 現金、銀行存款
  • 證券(如股票、債券、基金、股票掛鈎產品等)
  • 存款證
  • 其他被《證券及期貨條例》認可的投資工具

值得留意的是,為了確保專業投資者資產的流動性和透明度,未售出物業、保險單、私人公司股份將不會被計算在800萬港幣門檻之內。

法團及合夥專業投資者

對於法團、信託法團或合夥公司而言,專業投資者的定義則有以下規定:

  • 法團或合夥公司:須持有港幣800萬(或等值外幣)以上的投資組合,或港幣4,000萬以上的總資產
  • 信託法團:須持有港幣4,000萬(或等值外幣)以上的總資產

如為聯名戶口,則須按比例計算份額。如兩人聯名便計算50%資產份額;如涉及配偶或子女,則須提交關係證明。

成為專業投資者需要什麼資產證明?

香港認證流程與要求

申請專業投資者資格需每年向相關金融機構提交完成且符合法例要求的資產證明,通常包括:

  • 銀行月結單或證券公司戶口對帳單
  • 由註冊會計師或審計師準備的資產證明書
  • 相關公開文件及書面協議

金融機構一般會根據申請人最近一年的資產狀況做審核,確保申請人資產水平達標。若通過資產審核便可獲認證並享受專業投資者帶來的好處,每年須更新一次資產證明。

成為專業投資者有什麼好處?

成為專業投資者不僅可投資更高端及有限制性的金融產品,更能獲得多元化理財方案、參與優勢市場及享受法律豁免等好處,充分發揮財富與投資經驗,詳情如下:

解鎖高端及限制性金融產品

成為專業投資者即可投資於各結構性票據,如私募基金、對沖基金及未公開上市公司股份等一般零售投資者無法參與的特殊資產。

  • 結構性票據可針對特殊市場提供不同收益結構及掛鉤資產,帶來更高靈活性與回報潛力。
  • 私募基金結合創業投資、私募股權、私募信貸等,協助高淨值客戶和家族辦公室分散投資及長期資產增值,提升財富管理效率。
  • 對沖基金及私人信貸基金等另類投資則能在市場震盪時提供資產保值及多樣化回報來源。

享法律豁免

根據香港法例,專業投資者在部分投資產品銷售時可獲文件與合規程序豁免,金融機構能主動推薦高階產品,使專業投資者交易更及時、更自由。

  • 享市場專屬投資機會,提升策略運用靈活度。
  • 節省繁瑣的申請及甄選程序,獲取市場最新訊息、直接參與IPO配售或債券一手市場。

量身訂做專業理財方案

不少銀行、資產管理公司都會專為專業投資者提供個性化財富管理,如自動投資組合、全球資產配置及創新金融科技系統支援等。

  • 以大數據分析、預測模型及高端金融科技做精準判斷,降低風險的同時增強資產增值能力。
  • 專業一對一服務,協助跨境、私募、房地產基金資產,特設多元化債券及另類投資方案。

享更高槓桿靈活性與資產分散

香港專業投資者因擁有更高資產及投資經驗,能在券商、銀行等平台申請到更高槓桿率及較低保證金要求,有效提升資本運用效率。

  • 專業投資者可獲更高槓桿率及較低保證金要求,更能靈活利用資本及捕捉市場機會。
  • 可投資於港股、美股、A股、ETF等多元資產配置,分散單一市場風險。

專業投資者的責任和挑戰

雖說專業投資者有更高投資自由與市場機會,但亦需承擔以下相應挑戰與合規責任:

定期更新資產證明及維持資產

香港專業投資者的身份並非一勞永逸。證監會明文規定資格持有者必須每年向金融機構提交最新資產證明,證明投資組合價值持續達到門檻。任何資產波動都有可能令資格不再符合要求,導致金融機構暫停專業投資者身份,相關專屬產品和服務亦可能無法使用。

投資風險高,需具備獨立判斷力與充足知識

專業投資者可參與高槓桿、結構性及非零售的金融產品,投資風險大幅提升,因此金融機構會要求其具備一定衍生工具認識、資產配置知識及風險承受能力證明(如CFA資格、交易經驗),並須填寫風險承受能力聲明。成功申請者要自主研判產品特性與風險,無法僅依賴機構作全面保護。

權利越大,責任越大

由於專業投資者制度能豁免部分產品銷售流程與法律保障,雙方的法律義務與申訴空間不同於普通客戶。交易損失或產品風險爆發時,舉證和申訴渠道較窄,投資者有可能需要自行承擔大部分責任。

StashAway Reserve:專業投資者的私募理財新體驗

StashAway平台以金融科技和獨家ERAA®智能投資框架為核心,全天候依據宏觀經濟變化自動調整多元投資組合,涵蓋全球ETF、債券、黃金、REITs及主題投資,讓專業投資者可分散資產於不同市場和資產類別。

StashAway Reserve則是專為香港高淨值人士及專業投資者打造的尊尚私人財富管理產品。平台致力打破傳統私人銀行高門檻,讓用戶只需港幣100萬元即可進軍機構級私募投資圈,遠低於一般私人銀行的最低要求。

StashAway Reserve能為專業投資者客戶提供:

  • 1對1持牌理財顧問服務:每年財務規劃、半年投資表現回顧,個人化分析全盤資產,協助釐清理財目標與操作策略
  • 直接參與環球私募市場,包括私募股權、私募信貸、創投基金等高增長資產,由全球知名機構如KKR、Hamilton Lane等管理
  • 低入場門檻、透明收費結構,不設認購費和隱藏費用,降低高端理財的資本壓力
  • 資產分散配置、穩定長期回報,協助客戶穿越市場波動,把握非上市企業及另類投資機會
  • 配合專業投資者認證,800萬港元投資組合即可享有更多私募產品選擇

資料來源:

1. 電子版香港法律, "第571D章 《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571D!zh-Hant-HK?INDEX_CS=N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