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06. 2025 每週經濟簡報 💰 全球央行持續「放水」 熱錢流向何方?

5分鐘閱讀
近期各國央行持續「放水」,金融體系資金氾濫,這些流動性必然需要尋找出路。過去一年,全球貨幣供應量大幅攀升,而大部分資金流向了一貫的「熱門選擇」:股市表現穩健,黃金價格飆升。但市場卻忽視了一個重要選項:長期美國國債。究竟箇中有何玄機?
資金流向追蹤
「全球流動性指數」(GLI)綜合央行資產負債表與M2貨幣供應量(文末「金融理財 101」將詳細解釋),用以衡量經濟體系中的現金總量。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市場流動性處於歷史高位。當市場資金充裕時,資金自然會湧入收益率較高的資產。

圖1:全球現金總量持續上升(資料來源:TradingView)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國債此次並未受惠。為什麼?一方面,債券市場陰霾未散:過去數年債券經歷深度熊市,投資者對重新入市仍心存顧慮;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政策(例如關稅措施)的不確定性令市場卻步——年初至今,美元兌主要貨幣已貶值約10%。
不過近日出現轉機:中美談判代表在倫敦經過多日磋商,終於就上月公布的貿易協議達成落實框架。雖然仍需兩國元首最終簽署,但已為市場注入強心針。
你要知道的投資啟示
當前配置美債是否明智?美國國債仍是全球最穩健的投資選項之一,且當前收益率處於歷史高位,回報較往年更為吸引。更重要的是,配置美債能有效分散貨幣風險——雖然美元近期走弱,但其「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依然穩固。此時布局,既可賺取穩定收益,亦能為市場回暖預留空間。
(若你正在尋找包含策略性債券配置的投資組合,可參考我們的「風險自選投資組合」。如需更靈活配置,「智識砌自主組合」讓你直接投資美國國債。)
📰 市場的另一面:印度儲備銀行大幅減息

印度央行(RBI)出乎市場預期,將基準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以刺激消費。更令人意外的是,央行同時將商業銀行「現金準備金率」(即商業銀行需存放的存款比例)下調1個百分點,釋放數十億盧比資金供銀行放貸。
這輪寬鬆政策有望推動印度經濟增速逼近 8 %目標——該國上季GDP已強勁增長 7.4 %。
消息公布後,印度主要股指 Sensex 上漲近 1 %,銀行股領漲。邏輯很簡單:信貸成本下降意味著民眾與企業增加支出,從而帶動經濟增長。利率下調亦使房貸更便宜,對印度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購房者而言是一大利好。
(若你有意參與印度增長故事,請參考我們的「智識砌自主組合」提供投資渠道,助你直接佈局。)
本文與Finimize合作撰寫。
🎓 金融理財 101:M2貨幣供應量(money supply)

你可想像 M2貨幣供應量(M2 money supply) 為經濟的「錢包」,衡量市場上可隨時動用的資金總量,包括現鈔、儲蓄存款及其他可快速變現的存款。當央行希望刺激經濟時,可通過增加貨幣供應,向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